第(3/3)页 浓烈的恐惧涌上心头,吉川武夫惊骇欲绝的朝着自己的侧面望过去,那里也是一片山林,就是草木和石头。 但已经呆若泥塑的吉川武夫知道,那片茂密的草丛里,有一杆枪正瞄准着自己。 很遗憾,这一次,吉川武夫的战场直觉是对的。 奉老算盘之命,前来支援8班的杨必成刚赶到距离左翼阵地大约450米外,日军就已经后撤。 他看到8班在追着一名规避战术极其熟练的日军射击,也看到日军躲在一块石头后面,甚至还看到日军抛出诱饵欺骗。 但杨必成没法提醒8班,他距离那里实在是太远了,而且他的位置,由于视角的关系,根本没法射到躲在石头后面的日军。 所以,杨必成选择等待,等着日军离开那块石头! 当日军步兵炮和掷弹筒开始猛烈炮击8班阵地时,杨必成就知道,日本人是在掩护这名日军精兵撤离。 他的枪口就瞄准在石头后方一米他所能看见的视角处,甚至为了不激起这名日本老兵的警觉,杨必成还将自己目光下垂,仅用眼角余光看着那处。 直到日本精兵的身影出现在他早已锚定的区域,这才用目光和准星将那个强壮的身影锁死! 就在吉川武夫扭头的那一刻,杨必成扣动扳机。 一枪爆头! 吉川武夫仰天而倒! 你凝视深渊,深渊也正在凝视你! 吉川武夫用自己的命无比完美的对这句话进行了诠释! “八嘎!”日本陆军少尉看着这一幕,无比愤怒的将自己的指挥刀插在地面上。 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就一个回合,他这个满编步兵小队就已经被打残了。 但比他更惨的,显然还有人。 攻击3班的那个步兵小队根本还没遭遇到距离3班阵地只有50米的阔刀地雷,就被射杀了16人。 除了4人是杨必成的杰作,其余12人基本都是长枪兵和冲锋枪兵合作的结果。 尤其是在120米左右区域,那简直就是日军的噩梦! 步兵炮无法支援,掷弹筒被中国人的神射手吓到不敢随意露头,中国人用冲锋枪将他们压制匍匐在草丛里,步枪兵则毫无顾忌的对着草丛中露出的身影瞄准点射。 这还打个蛋? 就算真的让他们再前进个几十米,恐怕死的更多更快。 拿着望远镜的松北有纪主动下达了撤退军令。 强攻不成,松北有纪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数百米外迂回的那个步兵小队从侧后方对中国人造成威胁,再行进攻。 就算用人堆,也要把这不过一个步兵排的中国人给堆死。 看着满地的伤患,松北有纪大尉愤恨的做出决定。 不过,松北有纪大尉或许不知道,不仅他有人,中国人更多。 早在日军踏入雷场那一刻,潘寨后方山顶上的那个湿木柴火堆就被点燃了。 浓烈的烟直冲云霄! 那是召唤周边山村四行团、八十集团军集结的信号! 根据四行团规定,只有当日军达到一个步兵中队规模时,那个火堆才允许被点燃。 正集结赶往潘寨的中国军人,四行团有4个步兵班,八十集团军有3个排。 四行团的4个步兵班是只有60人,但八十集团军一个排可有8个步兵班,3个排就是24个班,接近400人。 这还不算提着鸟铳和梭镖的4个村民兵连大约500多人! 中国人,可是聚集了超过千人,拥有极强战斗力的,不下200人。 要知道,光是四行团这几个步兵班,可就拥有4挺MG42和4门60迫,如果再加上16杆MP38冲锋枪,连续火力远胜日军这2个步兵中队。 在等待日军步兵小队做迂回攻击的时候,松北有纪和400多日军也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 华北平原上的第一次出现的地雷战,注定以数百日军的鲜血来铸就其威名!(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