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原名、杨靖、魏观等人连连点头。 元军主力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明军士气正盛,继续北伐是应该的事,总不能放弃机会,任由敌人喘息恢复吧? 魏观有些忧虑,言道:“征民服徭役,此事臣赞同,只是北伐是否应延迟一个月,一个月,并不影响北伐大局,但对百姓来说却至关重要。眼下四月中旬,下个月,山东、河南、北平等地将陆续迎来夏收。” 夏收关系着一家人几乎一年的口粮,该收麦子时,需要与老天爷抢时间,拼了命地收割,生怕一场夏日暴雨下来,打没了大半收成。况且收割之后,还需要晾晒、碾压、扬场…… 接茬还需要种棉花,有些地方可能会播种玉米,还需要浇灌…… 这些事就没一样是轻松的,只靠着妇人很难做到,家里没个劳力,日子必然艰难。 兵部尚书温祥卿走出,坚决反对:“虽说一个月并不会让草原各部落得到多少喘息与恢复,无改其实力折损严重的现实,但魏尚书不能仅仅考虑敌人与百姓,还需要考虑前线将士。” “他们士气如虹,正是需要奋勇直追,一心荡除元廷最后的力量,如今却因后勤不继要被迫留在蓟州镇一个月,不,等夏收结束,百姓服徭役并出关,至少要两个月——” “这不利军心,更不利大局。陛下,臣以为,当排除万难,号召百姓服徭役,全力支持朝廷北伐,万不可松了这一口气。” 刑部尚书开济表态:“当务之急是北伐,扩大战争成果,趁势迫使元廷各部落归顺,接受朝廷安置与改造,这个时候过于考虑夏收,有些不合适。” 魏观面色凝重,反问:“若是因此战失了民心——” 开济沉声打断:“那就在这平定草原之后,再努力挽回民心!” “杨尚书,你的意见呢?” 朱元璋询问。 杨靖苦涩不已,户部尚书恐怕是六部尚书里最难的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