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诸葛诞拱了拱手,当即领命。 与此同时,城外的青州大营。 宁远正在看着一封问贼檄文。 “公孙行手底下倒是有能人,能够写上这么一篇好文章。” 众人笑了笑。 司马元开口,“侯爷这些天一直按兵不动,莫非就是在等这一封问贼檄文?” 宁远摇了摇头,“这檄文对本侯来说没什么用。” “本侯等的是公孙行。”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 实际上,这两天来,大家在私底下都在讨论,为什么侯爷迟迟不动兵。 一些青州将领,都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因此他们对这次攻打雁门关很感兴趣。 个个摩拳擦掌,想要立下功劳。 同时也是在宁远面前表现实力。 “公孙行既然想要攻打雁门关,那本侯爷为何不等他到来呢?” “这雁门关谁都知道,易守难攻,本侯又何必要独自一人去攻打。” “若我等真的拿下雁门关,朝廷大概率是要让萧世玉接管。” “如此一来,我青州将士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眼下天下大乱,各地太守诸侯野心勃勃,谁都想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一番事业,本侯也不例外。” “今日我和公孙行还同为大虞的太守,可能到了明日,我和他就是战场上的死敌。” 宁远的一番话语,让在场的众人大开眼界。 司马远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宁远。 他当即开口,“侯爷的深谋远虑,在下佩服。” “让公孙行前来攻打雁门关,既可以减少我军的伤亡,又可以消耗公孙行的实力,等到之后和公孙行为敌,我青州的胜算也会相应提升。” 众人听到司马远的解释,这才彻底明白宁远之前说的什么。 丁三炮面露疑惑之色,“侯爷,若公孙行当真把雁门关拿下,到时候雁门关内的战利品他岂不是会要走一大半?” “如此一来,公孙的实力,恐怕并不会减少太多呀。” 宁远听闻此话,淡淡一笑,“他想带走雁门关中的东西,那也要看他有没有那个实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