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五 求利-《重生之妖后传》


    第(2/3)页

    几个年轻的翰林们有心替李竹文说话,不过也都知道人微言轻,只敢站在人群后面交头接耳。

    威慑之下,没有人敢再借着祖制生事。

    在鸿胪寺官员的示意下,毕绥南极其惶恐的开始了自己的论述。

    好在有了林紫苏的提醒,毕绥南早早的准备好了奏章,这个时候,只用按着奏章的思路念出来即可。

    “……今以除害为名,摒除一切利益而禁绝海上贸易,使国家无所资,忘祖宗成宪,且失远人之心,如此做法,是因噎废食。”

    ……

    “海上贸易具有四利,抽解利润,足供陛下日常御用,一也;利润之余,可作为军饷,二也;兼顾地方收支,用之于各地,三也;鼓励百姓参与买卖,一同获利,以往江南富庶皆是因海上贸易之故,四也。开放海禁,既能富国强兵,使国家有了倚靠,而不论是官绅民等,都能一体得利。由此可见,开海禁是利国利民之举,并非是打开了求利的门路,更不是给百姓提供了犯罪的阶梯!”

    ……

    “至于海上匪患,不过是乌合之众,只消我大衍水师出动,贼寇皆是望风而逃。开放海禁后,臣请于江南、岭南要害去处,每年令海道副使及剿匪都指挥,督率官军,严加巡察,凡我朝商船,护佑其出海,海匪见我大衍水师旗号,必不敢再行滋扰。”

    皇帝听的暗暗点头,直到毕绥南行礼,仍是意犹未尽,不过这是在经筵上,礼数自然要做足,抬手说道:“先生吃酒!”

    毕绥南为官这么多年,一向做的都是小官,除了殿试之外,从来没见过皇帝。

    这时听皇帝称自己“先生”,登时感到受宠若惊,正要和皇帝客气,又听曹守礼拉着声音道:“毕绥南通儒达士,赏银八十两!”

    毕绥南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只以为是经筵的流程,恭恭敬敬的行礼谢恩。

    群臣的心里却是不是滋味,按太祖定下的规矩,经筵结束,皇帝照例都会给讲官赏银,从十两到百两不等。

    先帝喜爱诗文,因此在理宗一朝,每次经筵之后,得到百两赏银的人比比皆是。

    不过今上继位之后,一向对赏银的含义甚是看重,也就范臻这样的当世大儒,才能得到百两的赏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