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艳煞》
            
            
            
                
    第(2/3)页
    为着这句话,加之懿旨之下操办事宜的人甚多,易需查清。如此三司没有带走萧晏,亦是行看管之责,将人软禁于府中。
    至此,秦、楚两府被三司控住,皆不得动弹。
    局面陷入僵持。
    朝中暂时由湘王掌事,且静待帝后苏醒。
    只是,萧旸先时流落在外多年,回皇城后亦极少参与政事,朝中大半的官员并不服他。数日之后,朝中慢慢出现风声,有人试着提议让霍亭安暂掌朝局。
    曾经封狼居胥的冠勇将军。
    大邺开国头一份功勋归属者。
    历经两朝元老的侯门嫡子。
    怎么看,都要比一个而立之年才入朝堂的皇子更得人心。
    更有甚者,霍侯爷至今得圣宠,此番亦是天子亲自迎回来的。
    在人望上,萧旸或许不如霍亭安,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脑子。
    萧晏经营多年的政网人脉,从武官到文臣,从京畿城防处到三省六部中,这一刻都归了萧旸所用。
    他同样让他们造势,阻止霍亭安的回朝。
    如此,勉强撑住了一段时日。
    遂腾出时间,同穆兰堂请教,破局的关键处。
    同他所料相差无几,这一个多月来,从慕小小刺杀案,叶照投毒案,到帝后昏迷,秦楚两王软禁,霍亭安被议归朝,种种局面,皆是从八月十五的第一桩案子开始。
    从刺杀霍亭安,到拥护霍亭安,一张天罗地网覆下。
    若要从网中求生,便还是得破网。
    然,慕小小已经二审,李素被用刑太甚,已经说不了完整连贯的话,如此还需从他处入手。
    *
    这日,已是九月中旬。
    一场秋雨之后,天气遽然转凉。
    萧旸带着小叶子来看慕小小和叶照。
    他从来都是喜怒不行于色的人,然这日到来,眉宇间明显现出颓色。
    叶照咬着唇口问道,“可是萧晏出事了?”
    萧旸摇头,“他在府中,一切尚好。”
    顿了顿方继续道,“前日里,西北边境传回了战报,回纥犯境。若帝后再不苏醒,案子没有进展,怕是得应了霍亭安暂掌朝政的提议。”
    “届时,七郎首当其冲,他的兵部头一个便会被霍氏的人接管。”
    “这帝后昏迷已逾半月,如何迟迟不醒?”慕小小问道,“不是说是与霍亭安说中同一种毒吗?霍亭安眼下尚且好好的,且安他解毒的法子治不就成了?”
    萧旸轻嗤了声,“自是有人提出。然给霍侯爷看病的大夫寻不见了,霍家下人煎药的药方也不知所踪……”
    “师父!”抱着小叶子的叶照闻二人絮絮话语,开口道,“前两日您言之破案关键处在阿姐的案上,只是如今要寻他处。我和阿姐的案子已经归于一处,若是我的案子破亦是一样的,对吗?”
    “自然!”
    “当日阿姐二审出现转机,然转机不大,是因为李素一人,且他本人亦受了酷刑。如此证词力度不够。那若是多谢证人,譬如我案子中的三个证人同他一般改口,便可以重判,是不是?”
    “傻丫头!”慕小小睨她一眼,“人家编着套把你诓进来,如何会改口!故技重施也不得法啊,人家又不傻。”
    叶照笑了笑,也未再言语。
    探视的时辰很快到了,萧旸问可有话带给萧晏。
    叶照想了想,“同他说,我左臂的伤不疼了。还有我没听他的话,让他别生气。”
    阴寒的环境,躁郁的心。
    然叶照一副又嗔又娇的样子,让萧旸和慕小小亦展了颜。
    “还有话吗?”萧旸笑问。
    “阿照在此,偶有心神不宁,师父可以入府邸给我拿两套书籍看吗?”
    “你看书,多半都是武功秘籍吧?”萧旸道,“成,让穆兰堂通融一番,下午便给你送来。”
    小叶子随之离开,走两步又跑回来亲叶照一口。
    叶照抚她面庞,亲了亲她漂亮的大眼睛。
    看孩子的明眸映出母亲的影子。
    “阿姐,方才我在小叶子眼中看见自个,纵是素衣散发,然依旧好颜色。”
    “即便当真绝色倾城,这样夸自己总是不好。”慕小小笑出声,撩起她下颚,凑近低声道,“秦王殿下,果真将你宠得肆意傲然,脾性都有了!”
    叶照垂眸不语,唯有眼尾飞扬的笑意,是肯定的回应。
    慕小小拥着她抵墙坐下,让她枕在自己膝头,如同儿时在鸣乐坊一般,当作幼妹护守。
    “阿照,我们都在这人间遇见良人,很值得。所以不怕的……真到那一步,我与明郎同归,你同殿下且将这世间繁华看遍。”
    “百年后,再来讲给我们听,好不好?”
    叶照抬眼看她,摇头,“不好。我们都会好好的。”
    *
    日头西落,弦月上升,晨曦再起。
    又一个紧张的夜过去,对于如今的洛阳高门,各方势力牵扯,无论是拥秦一派,还是扶楚一党,都希望早日打破此间局面。
    只是看这秋日高空,凉白天际,当又是死水沉寂的一日。
    却不料,大理寺开府放衙,官员点卯上值之计,便有幼女于堂外击鼓鸣怨。
    石落水中,涟漪顿生。
    与此同时,刑部和都察院接连得到鸣冤信件,因兹事体大,两处长官皆奔大理寺而来。
    击鼓的,乃秦王长女,长乐郡主。
    道是为其母叶氏,鸣昌平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向帝后投毒案之怨,要求重审。
    因牵扯弑君重罪,要求三司联审。
    这桩案子,有多大,牵扯多广,不言而喻。
    如此大理寺卿主审,都察院院正,刑部尚书两位监审,凡涉及人员,叶氏,慕氏,李素,霍家父子,秦、楚二王皆被召于府衙。
    至此,三司坐在审判台,涉及宗亲分两侧,落座于竹帘后。
    既然重审的是八月二十八的投毒案,最先上来的自是叶氏。
    惊堂木一记拍起,叶照躬身跪下。
    她右侧余光微瞥,看见竹帘后熟悉的身影轮廓。
    不偏不倚,萧晏掀开一角看她。
    她便索性转过头,朝他展颜。
    荆钗麻衣不掩国色,大抵便是如此。
    萧晏轻叹。
    只是狱中大半月,愈发的瘦了。
    一双杏眼都有些凹陷了。
    无妨,今后本王放手心养着,总能养出分量和尊贵。
    萧晏骄傲地想。
    像养小叶子一样,养阿照。
    上辈子,虽然小姑娘不怎么主动理他。但左右是被他养的粉妆玉琢,雪肤花貌。
    “皇兄是何计策?怎让小叶子击鼓?且说与我听一听。”萧晏捏了捏眉心,靠在座上,“我才不费神细听堂上的,委实累人。”
    坐在一侧的萧旸愣了愣。
    “长话短说,看我作甚!”萧晏催促道。
    萧旸眉宇微蹙,“不是你的计策吗?我当是昨晚小叶子回府,你交代的!”
    闻这话,萧晏不由坐直了身子。
    那小叶子,是听得谁的话?
    堂中已经开审。
    依旧对案核人,陈词上供。
    因是旧案重审,大理寺卿穆兰堂对一审陈述,加之今日变动,得出重审缘由在证人丁翡翠,荀清丽、卢桐身上。
    首问堂下击鼓者长乐郡主,可是因证人有变而鸣怨。
    四岁幼女神色坚定,眸光灼灼,道,“确定无疑。”
    “如何变化?”
    幼女道,“昨日入狱探望母亲,偶遇被护在府衙的丁翡翠,躲于东院墙角哑泣。我寻问才知,她做了伪证,不堪良心谴责,故此落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