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兵临潼关-《最后的三国》
            
            
            
                
    第(2/3)页
    尽管函谷的道路艰险难行,羊祜还是征调了大批的重型装备,投石车、床弩、冲车、攻城车,轒辒车,各种的攻城器械应有尽有,十万大军配备着这么多的大型装备,走的当然不会太快,羊祜步步为营,不急不徐地推进到了潼关城下。
    潼关位于关中的东面,因临近潼水而得名,古称桃林塞。它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北有渭、洛,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西有华山之屏障;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俯察黄河,险厄峻极。
    潼关成为关城的历史并不长,自秦汉以来,只知有函谷关而未知有潼关。潼关的建立与曹操有着莫大的关系,建安元年,曹操为了防备关中诸路豪强,废函谷关而建潼关,从此潼关的战略位置陡然间得到了提升。
    建安十六年,曹操和马超在潼关展开激战,这场战役关系到整个关中的得失,也主导着天下的走势,结果马超先胜后败,潼关失守,整个关陇之地也易了手。
    羊祜此次进攻潼关,自然是希望可以复制当年曹操的胜利。
    在禁水东侧,羊祜骑在一匹白马上,手搭凉棚,向前观望。从这里可以看到潼关的全貌,巍峨高耸的关城就卡在峡谷之间,城墙依山势蜿延曲折,依稀可以看到被修葺一新。
    羊祜不禁为之大皱眉头,几年前他也曾到过潼关,为潼关的残破还深深地惋惜过。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毕竟潼关已经为魏国的内陆关卡,战略地位明显地下降,基本上已经是属于弃守的状态。
    但蜀军占领关中之后,潼关的战略价值便立刻突显了出来,不过非常遗憾的是晋军却已经失去了它的控制权,现在羊祜看到的潼关,面貌焕然一新,和从前已经是完全两样了,很显然蜀军在拿下潼关的这两年内并没有歇着,大力地对潼关进行了修缮,看来想要拿下这座坚城,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晋军的士气还是相当的高昂,毕竟他们拥有着十万大军,在数量上完全是碾压蜀军,就算是险要的潼关,也无法阻挡晋军的求胜**。
    偏将张尚主动地请缨出战:“羊都督,末将愿率军出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