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水淹信都(中)-《最后的三国》
            
            
            
                
    第(2/3)页
    数丈高的巨浪犹如一道高墙,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来,发出了巨大的轰鸣之声,所经之处,无所不摧,刘宣亲眼看到无数的匈奴人马生生地被巨浪所吞噬,再强悍的骑兵在大自然的力量的面前,也渺小如一粒微尘。
    滔天的巨浪向着刘宣扑了过来,刘宣的身子有些簌簌的发抖,可想到过自己N多个死法,但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最终会被洪水给吞没。
    他想不通的是,就算下再大的雨,也不可能造就如此的滔天巨浪,那么吞掉他和匈奴骑兵的这股洪水是从何而来的?难道非是天灾而是人祸?
    刘宣已经没有时间再去考虑了,巨浪瞬息而至,只是眨眼的工夫,刘宣及驻守在扶柳的数万匈奴骑兵就全部被洪流所吞没,就连一个活口都未曾留下。
    如此大的洪水,自然不可能是下雨所为,只能是江河决堤造成的,而这江河决堤,除了自然的原因之外,也只有人力所为了。
    早在十天之前,刘胤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派出斥侯查探各处的高地绘制出地形图之外,刘胤早派诸葛尚率军在漳河沿岸驻守,为掘堤做好准备。
    水是古代兵家最早利用到的资源,远如春秋智伯凿晋水灌晋阳城,近如关羽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利用水攻,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坚不可摧的军队,在洪水的面前,几乎是不堪一击,适当地利用水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水攻的先决条件比较苛刻,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方可以成功。首先,信都一带地势低洼,有千顷洼之称,其地形在冀中平原上来说是最低的,这就为水攻创造了第一个有利的条件。
    其次就是水了,如果按先前的天气,连续地干旱了几个月,河水都快干枯了,刘胤绝不会动水攻的这个念头。而这次天欲降暴雨,给刘胤带了灵感,信都地势低,如果漳河等河流河水暴涨之时,不正是一个天赐良机吗?
    当然要决刘胤就不能只决漳河,信都东面的清河,也正处于蜀军右军团的控制之下,刘胤命人传讯给罗宪,约定好时间,同时动手,单单一条漳河也许给刘渊造不成足够的麻烦,但如果信都遭到两面大水的围困,估计刘渊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