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殿下,柳大人求见。” 经过漫长而充足的歇息之后,谢灵瑜是在傍晚时分醒来的。虽然昨夜在帐篷里也有歇息,但是到底那里的行军床窄小而又硬挺。 如今回了城内,一切有种尘埃落地的安稳。 因而她睡起来也格外安稳。 她这一睡便是好几个时辰过去了,此刻她起身更衣,原本出去让厨房准备膳食的听荷却突然折返了回来。 她入内脸带惊喜的说了这句话。 谢灵瑜一怔,下意识问道:“柳大人?” 随后她立即说:“是柳郗?” 听荷欢快点头:“正是柳大人呢,原来这次他也随大军一同前来了。” 这两年柳郗已经从原本的大理寺少卿,直升为刑部侍郎,与谢灵瑜的关系也是越发亲密。 只因柳郗此人为官太过刚正,又不结党营私,查起案来更是六亲不认。 自然朝中有人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先前他几次被弹劾,都是谢灵瑜亲自向圣人求情,这才让他顺利过关。 没成想他竟也来了扬州。 在经历这般大难之后,见到旧故,总有种说不出的心情。 便是谢灵瑜都忍不住心头有些激动。 “快,快将柳大人请进来,”谢灵瑜急切说道。 听荷见殿下这般展颜,当即便开心走了出去,去将柳郗请进来。 待一道纤瘦身影出现在门口,谢灵瑜嘴角已是微微弯起,直到对方进门后便恭敬行礼道:“下官柳郗,参见殿下。” “柳大人从长安远道而来,还非要与本王这般客气吗?” 柳郗轻轻抬头,望着正对面的女子,虽然不过两月未见,但是眼前之人却与先前初初离开长安的人,似乎大不相同。 谢灵瑜乌黑长发高高束起,全然没有一点钗环,脸庞依旧清丽绝伦,但是漆黑眼眸里的寒光凌冽,整个人不再单单是那种雍容华贵的贵胄气度,而是犹如一把开了刃的利剑般坚韧锋利。 果然经历了血与火的战争,便是曾经的长安贵女,也宛如重活了一次。 她蜕变的险些叫人不敢认了。 “见殿下一切安好,下官心中甚是欢喜,”柳郗轻声说道。 柳郗一向内敛,更不会行谄媚之事,如今他能说出这句话,也实乃出于真心。 谢灵瑜自然也明白,当即笑道:“此番叛军围城确实是险象环生,我能脱困也是幸得朝廷援军及时赶到。” 但是她倒是有一点不明白:“不过我倒是有一点不明白,你并非武官,为何会跟随大军一同到来。” “说来还是亏得殿下八百里加急送回长安的消息,”柳郗说道。 谢灵瑜似乎没想起来什么,不过倒也不怪她。虽说叛军围城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对于她来说,当真是恍如隔世。 那些日夜颠倒厮杀不断的日子,几乎是将她整个人骨头打断碾碎,重新塑造了一遍。 柳郗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殿下送回长安关于江西道隐瞒旱情之事,圣人听闻甚是震怒,便钦点下官前往江西道彻查此事。” 谢灵瑜这才恍然,竟是因为此事。 她倒是能理解圣人钦点柳郗的缘由,如今朝堂之上安王和信王两派争斗不休,从长安到地方上的官员无不开始被波及站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