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应依稀记得在后世有一本书上写过一段话:“所有的罪恶,都是有善良的人纵容出来的结果。如果人人敢于反抗,罪恶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陈应在这一瞬间,想到了很多。他第一次想到了昆明,想到了那一百多名无辜的人,想到了很多(这里不方面写,会被和谐,请理解),在遭遇这种人间惨剧的时候,各种事后专家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其实都有可能。 想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想要别人不欺负你,首先你要自强。 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陈应从来就相信人性本善这个荒唐的概念,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以暴制暴,在律法框架下受到法律束缚的良民,肯定是首先遭殃的一部分人。不敢反抗,必然遭受蹂躏,这是病,得治。 陈应不是圣母,他可以帮助这些人一次,可是帮不了他们一辈子,陈应同样也没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抱团自救。 当然,陈应还有一个私心,俞正阳可以活这么久,也出乎了陈应的预料,这说明,俞正阳一个聪明人,他最喜欢的是与聪明人打交道。关键是要看俞正阳会不会接受他的好意。 李秀宁实在难以认同陈应的观点,她被陈应气到了。甚至想下令出手对付这些流氓,以李秀宁的身份,无论她给刑部打招呼,还是跟长安县打招呼,他们都不会无动于衷,最不济也要砍上数十上百颗脑袋,来平息李秀宁的怒火。 可是,李秀宁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 陈应返回陈府的时候,罗士信已经离开了陈府。陈应也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他有些厌倦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 长安城虽然表面上平静,然而在暗地里却暗流滚滚,陈应不想介入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事实上他无须介入。 因为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斗争到最后,肯定会有一个人胜出。无论是李建成也好,李世民也罢,他们都不会亏待陈应,况且陈应对于大唐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 胡思乱想到了晚上掌灯时分,陈府司阍向陈应禀告:“俞正阳求见!” 陈应微微一笑:“让他进来。” 俞正阳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个黑葛布包裹,包裹不大,然而透过黑葛布,依旧可以闻到浓浓的血腥味,郭洛一脸警惕,陈应却摆摆手,示意郭洛不必紧张。 因为陈应知道,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绝对不会充当死士,来刺杀自己。 俞正阳怀着忐忑的心情来见陈应,他思来想去,要想让陈应满意,必须做出取舍,在陈应和韦氏之间做出选择。骑墙观风向,这样的事情,陈应可以做,然而他却不行,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 包裹缓缓打开,露出七只右耳,鲜血淋漓的耳朵。 “大将军,这是他们七个的耳朵,他们得罪大将军,罪该万死!”俞正阳五体投地,眼睛盯着地面,不敢正视陈应的眼睛,他在忐忑,忐忑陈应会用什么样的办法对付他。 他甚至想过逃出长安,可是,俞正阳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一旦他逃了,日后永远别想回长安城。 陈应点点头,脸上也没有表情。陈应身上上位者气势越来越强,强大到让俞正阳感觉呼吸有些困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