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凤鸟归尘天下变 第二十六章 小镇野隘-《凤鸣神魔志》


    第(3/3)页

    “你们这样做就不怕遭报应吗?”年轻女子依旧是那副无畏无惧的表情,只是身躯微微后移了几寸。

    “报应?我十六岁上场杀敌,戎马一生,死在手上的人不计其数,报应?它何时会砸在我头上?”披甲士卒一步迈下,长堤发出吱吱脆响,仿佛不堪重负。

    “我死也不会跟你们走的。”女子一字一顿,目光坚毅。

    “实话跟你说吧,看你有几分姿色,本大爷看上你了。”

    “或许哪一日我建立了上等功勋,指不准就给你个诰命夫人当也未尝可知?这样如何?”披甲士卒破天荒流露出一丝得意笑容。

    满脸凝重的窈窕女子正要拿起挂在腰间的那支羊脂玉笛,远方突兀行驶来一辆马车。

    一辆马车在湖边岩道缓缓行驶,是两匹青骢良驹,身躯外形修长稳健,颈脖处竖立一排棕青细髯,手拽缰绳的是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中年男子,男子半低着脑袋,让人瞧不见其真面目。

    “长春,我们到哪里了?”车厢内传出一道温和的嗓音。

    “回梁大人,阳州南城外红枫湖。”车夫嘴唇微微颤动,目光始终盯着前方。

    “阳州,今年又回到阳州了。”靠着湖边的帘子被轻轻拨起,是一根皙白如葱的手指,车厢内出现一人面貌,头戴玉冠,横插着一只朱雀铜簪,五官很是端正,脸部线条狭长,那人长着一双时风窄眼,明净如一池潭水,他望了望窗外高山流水突感欣慰。

    “长春,要是一直保持这种海晏河清的局面,没有战火燃烧那该多好啊。”玉冠男子有些怔怔出神。

    “梁大人,如今天下三分,我燕赵,南楚,北周,三国鼎立,其中北周大肆争战讨伐,绞灭临近小国,搜剐金银玉鼎,以战养国,屯兵百万,虎视中原南部诸州,而南楚国境殷实,制法严谨,水师三十余万未曾动摇一分一毫,陆战步兵也是骁勇善战,唯我大燕受夹其中,与大周几番死战,大伤元气,近年来朝廷内外重文抑武,陛下也无一点励精图治的觉悟,景象表盛实颓,大燕只怕……”中年男人没有那说下去,只是将头压的更低。

    “你说的倒是没错。只可惜我们那位陛下没有一丝动作,令人捉摸不透。”

    车轮越转越慢,已经濒临小道尽头,迎面扑来的是蔼然温风。

    “下去走走吧。”衣着华贵的玉冠男子轻轻越下马车,无意间却望见湖边长堤的对峙景象,神色一凝,快步走去。

    “你们在做什么?朗朗乾坤之下竟敢行如此胆大妄为之事!”玉冠男子冷言相斥,眉间携浩然正气。

    “你是何人,怕不是我们本州人士?胆敢插手官兵之事!”那就欲动手的士卒转头瞧见那器宇轩昂的玉冠男子顿时眸子一凌,将官刀拔出近半。

    “我是何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你们长官是谁,借着官兵威风行强盗之事,这阳州还真是令我刮目相看,要是还想披这身军服那就滚,要趁我还没有反悔之前消失。”玉冠男子没有动怒,话语却是铿锵有力,说罢便自顾自的往回走,一切皆是这般从容自若。

    在男子眼中那些官兵宛如蝼蚁,一指便可碾压成千上万,只是他不想脏了指头。

    “你……你……到底是何人?”披甲士卒面色惊恐。

    玉冠男子转身走了一段距离蓦然偏了偏脑袋,那士卒猛地咽下一口口水,心惊胆战的跑了回去,急忙招呼其余人离开此地,激起一地沙尘。

    “快走,快走,那儒生不是一般人,咱们惹不起,这一身官服要紧。”披甲士卒急匆匆的吆喝众人,不敢在逗留。

    随后那辆马车再次朝前方行驶,留下亭亭玉立的薄衣姑娘一人在长堤上怔怔发神。

    薄衣女子拿起那支玉笛,轻轻吹响,延绵跌宕,约莫一杯茶的功夫,湖面行来一艘小舫,站立一人,手持木浆。

    “小姐?”船夫抬头看那长堤之上岁数不大的姑娘,声音沙哑。

    “那些官兵全都得死,一个都不放过,但不要太过声张。”女子朝湖面一跃而下,脚踏碧波,芙蕖点点,每一步间隔七八丈,最后一步跨上船头,笑脸盈盈的说出一番阴寒话语,却无一丝违和。

    “谨遵少主之命,奴才去去就回。”那船夫听的一清二楚,面目没有异样表情,默默转身一脚踩在湖面,霎时激起百层骇浪,而后如履平地消失不见。

    “有些意思,那人还真是英俊非常,到底是谁?我秦涫彤对你很有兴趣。”薄衣女子朝那辆马车残影遥遥望去。

      


    第(3/3)页